当前位置:主页  >> 各地招考  >> 安徽   
安徽

2024年安徽省考:类比推理的25个历史典故

http://www.chinagwy.org       2024-01-03 13:51      来源:永岸公考
【字体: 】              

  行测类比推理最难的,不是搞不清出题人的意图,而是不知道选项说的啥意思。尤其涉及到常识,简直就是触碰到了某些人的逆鳞...


  所以今天永岸公考(www.chinagwy.org)整理了25个类比推理中比较常见的历史典故,准备好小板凳,认真学习吧!


  (1)郑人买履: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以致买不到鞋子。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2)三顾茅庐:东汉末年,汉室宗亲左将军刘备三次拜请诸葛亮。后比喻诚心诚意地登门拜访或邀请某个人。


  (3)杞人忧天:传说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安身,以致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比喻完全不必要的或没有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4)完璧归赵: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国送回赵国。后借指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5)江郎才尽: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渐渐衰退。现泛指人的才思枯竭。


  (6)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请他用荆条责罚自己。后用来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


  (7)庖丁解牛:厨师解剖了全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8)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9)田忌赛马:故事的主角是田忌、孙膑和齐威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


  (10)风声鹤唳:出自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谢玄传》。前秦苻坚率兵伐晋,于淝水交战,大败。前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11)东山再起:东晋时,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山做宰相。后用以比喻隐退后再出来担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上台。


  (12)投笔从戎: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总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来把文人从军叫作投笔从戎。


  (13)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家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借指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14)邯郸学步:有一个燕国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看到那里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学会,而且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15)卧薪尝胆: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16)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小名阿斗)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国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至魏国京都洛阳居住。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的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17)辕门射戟: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故改编为脍炙人口的“吕奉先射戟辕门”,也就是《三国演义》第十六回,讲述三国名将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


  (18)请君入瓮:有人告发周兴谋反,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问周兴,周兴还不知道。来俊臣问周兴:“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周兴说:“这个好办,拿个大瓮,周围用炭火烤,把犯人装进去,什么事他会不承认呢?”于是来俊臣叫人搬来一个大瓮,四面加上火,对周兴说:“我奉命来审老兄,请兄入此瓮吧。”周兴吓得连忙叩头认罪。后来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


  (19)退避三舍:春秋时,晋国同楚国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作战,晋文公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泛指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20)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进攻赵国,围住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知道难以抵挡,就把中山献给齐国,请求齐国援救。齐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兴兵救赵。田忌用孙膑的计策,乘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庞涓率兵回救,齐军趁其疲惫,于途中大败魏军。赵国之围遂解。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21)纸上谈兵: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善谈用兵之道,连他的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赵奢死后,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


  (22)出人头地:北宋嘉佑年间,四川的苏轼到京城汴梁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试卷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将本应取第一名的苏轼评为第二名。苏轼考取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感叹他的才华,说应该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23)多多益善:形容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刘邦)尝从容与(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故有成语“韩信领兵,多多益善”。


  (24)开诚布公: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sù)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让他当前锋。因为违反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忍痛杀了他。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25)草船借箭: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关于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周瑜提出限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这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地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在一个大雾天,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借到了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记没记住?你说了不算,来三道题,检验以下吧:


  1.吕布∶辕门射戟


  A. 诸葛亮∶三顾茅庐


  B. 刘备∶白帝托孤


  C. 曹操∶草船借箭


  D. 关羽∶刮骨疗伤


  2.三顾茅庐∶刘备


  A. 负荆请罪∶蔺相如


  B. 请君入瓮∶周兴


  C. 雪中送炭∶宋太宗


  D. 程门立雪∶程颐


  3.负荆请罪∶廉颇


  A. 退避三舍∶重耳


  B. 风声鹤唳∶房玄龄


  C. 围魏救赵∶孙武


  D. 纸上谈兵∶赵奢


  答案:BCA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