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地招考  >> 内蒙古   
内蒙古

2015年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6月25日)

http://www.chinagwy.org       2016-05-09 11:56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2015年6月25日上午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真题


  【题目】1、习主席在考察贵州时说,政策好不好,要看老百姓哭还是笑,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15年6月25日上午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参考解析】


  习主席所言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重要地位。人民群众永远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坚定不移的贯彻“群众路线”,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制定和执行政策上更要体现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能保证我们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与时俱进,政策制定和实施着眼于民众亟需解决的问题。政策的制定有了群众的参与,听取民意、汲取民智,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及时“查缺补漏”我们才能提高工作质量,才能让政府决策更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让老百姓了解政府部门如何运作,拉近各级政府部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我们党和政府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要制定能让百姓笑的政策,要让百姓在政策执行中笑,就要把党的好政策送到群众中去,因为党的政策从来都是为民的政策,是顺民心、合民意的政策。这就要求我们自觉遵循党的宗旨,把党的政策制定好、宣传好、贯彻好、执行好。尤其是在贯彻党的政策过程中,要实行政策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政策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监督对政策的执行,杜绝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为己用。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政策,严格执行政策,切实做到公平公正。要以百姓利益为上,以解决百姓的困难和需求为己任。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应充分认识到执行党的政策就是对群众的关怀,这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领导干部将党的政策落到实处就是对党忠诚。


  因此,首先,需要纯洁党的思想,真诚为民。“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纯洁党的思想,坚决造福群众,为人民谋实利,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纯洁党的作风,勤勉务实。“全党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我们只有勤勉务实,纯洁党的作风,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才能不负群众重托。还要纯洁党的组织,清正廉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纯洁党的组织,是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总之,我们要视党的政策为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要把政策关怀作为群众路线的根本。从群众利益出发,制定好政策,宣传好政策,贯彻执行好政策,这样我们的群众路线就会走得更坚实、更顺畅。


  【题目】2、6月25日上午第二题: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底线,谈一下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司法公正对于建设法治社会至关重要。司法是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总开关,是法律实施的核心环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不公影响深重:


  第一,司法不公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随着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法律维权意识增强,司法成为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首要选择和普遍选择。如果司法不公,就会严重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群众也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失去了最基本的法律保障。


  第二,司法不公将直接危害司法部门形象和公信力。各个地市司法部门直接对接群众,是群众利益的守护者,司法不公也往往就出现在司法部门执行中,而此时群众会对司法部门的公信力产生质疑,直接影响以后司法部门工作的开展。


  第三,司法不公严重损害法律权威和法治公信。只有司法公正,人们才能主动维护法律尊严,严格守法,共同努力建设法治社会。当出现司法不公等冤假错案时,如近几年来较为引起关注的呼格吉勒图案、赵作海案等都严重损害了法律威信和司法的公信力,也使群众质疑司法部门公正性。


  第四,司法不公严重戕害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通过司法保护权利,当司法不公出现崩塌,罪恶不受惩处、逍遥法外,正义无法伸张,社会公平公正也就没有了基石。


  综上所述,司法公正是保障法治的生命底线,一旦司法不公,法治生命将不再鲜活。究其原因,司法不公正主要体现在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运行机制不科学、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几方面。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目标和工作重点就是明确提高司法公信力。


  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手段,严防司法不公现象。


  第一,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利用媒体、群众融入监督中,广开监督渠道,为监察部门提供有利证据,以震慑违纪执法人员。


  第二,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对法院、检察院的设置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监察院的重大举措。依靠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监察院办理跨地区案件,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对审判和监察工作的干扰,以保证司法公正和权威。


  司法公正是维护法治的生命底线,是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只有司法立得正,国家才能走得远。


  2015年6月25日下午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真题


  【题目】1、一百件案件中,99件司法公正的案件,一件冤假错案,就会出现100-1=0的效果,谈谈对冤假错案的看法。(2015年6月25日下午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参考解析】


  有人曾说过每一个公正的判例,都可能为公众的法律信仰添加一块基石,而每一次失误,都可能成为这一信仰崩塌的链条。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冤假错案,正印证了这句话。冤假错案带来的危害大和影响范围广。冤假错案对审判错误的公民自身和家庭都带来严重影响,不仅毁坏个人的命运,而且很容易破坏家庭,使群众丧失了对司法部门严格执法的信息,造成司法部门公信力下降。


  这些冤假错案让我们深刻反思其背后的原因。


  第一,司法人员未做到有法必依。司法人员在办案中未能严格依照法律程序搜集证据,依法办案,造成冤假错案的出现。


  第二,执法人员没有做到执法必严。执法必严是对执法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执法人员的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和素养。但是,很多执法人员往往就是忽略了最基本的要求,所以造成冤假错案。


  第三,违法必究的惩处力度不够。违法必究体现在一方面是对犯罪分子违法行为一定要严格惩处,绝不会为了了结案件而仓促结案,使真正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另一方面是对执法人员的违反职业法规和操守的行为必须追究其责任,这样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法律尊严。


  第四,群众申诉的途径狭窄,这些冤假错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案件发生后很多年后才能得以平反,反映出群众在上诉申请审理案件过程中重重受阻,没有畅通的渠道来申请自己的合理诉求。


  我们要建设法治社会,就绝对不能让法律信仰的链条断裂,就必须严防冤假错案的出现。加入媒体舆论监督,疏通百姓上诉通道,法律人士积极提供法律援助,执法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审批办案程序,保证各个环节不出纰漏,只有社会各界都关心司法公正、形成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社会氛围,才能治理好我们城市,治理好我们的国家。


  【题目】2、道德建设不应该只做看客,还要做实践者。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旁观即是默许,默许即为纵容,纵容带来的后果必将是使那些不道德的人更加有恃无恐,那些不道德的事愈为变本加厉,从而污染周围环境,毒化社会风气。因此,我们必须警惕道德建设中的“看客现象”。


  道德建设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在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建立起团结互助的和谐关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条基本途径,就是广泛发动群众,人人参与,形成扶正祛邪的舆论力量。然而,当前在道德建设中,却存在着一种与这些要求很不相称的“看客现象”,其表现主要是,对身边种种不道德的人和事,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态度。


  滋生“看客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纠正和消除种种不道德行为缺乏信心。在一些人看来,在当今的现实中,人情冷漠也好,腐败行为也好,不正之风也好,还是其他社会弊病也好,年深日久、盘根错节,“人人都这样”,似乎已经成了无方可医的顽症,自己人微言轻,心有余而力不足,干脆也不必操那份心、出那份力了。这种对道德建设形势的认识是片面的,由此而产生的悲观情绪是要不得的。


  我们才能不做道德的旁观者,而是作为一个践行者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对于个人,我们要树立“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道德观念,因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其次,我们的媒体应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来,通过公益广告、广播等多种形式将助人为乐这种品行在全社会予以传播。同时,媒体,可以对道德旁观者进行曝光,对先进的人物树立典型。


  再次,我们国家应该充分利用好“雷锋日”这个宣传助人为乐的节日,积极倡导助人为乐的精神。


  最后,我们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在践行助人为乐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道德建设的美好愿景等不来,“看”不来,必须靠你、靠我、靠他,靠全体人民用实际行动干出来。只要人人都抱有充足的信心,人人都远离“看客”心态而行动起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将在全社会开出绚烂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