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常识资料  >> 常识其他   
常识其他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民歌”考点汇总

http://www.chinagwy.org       2024-05-13 13:20      来源:永岸公考
【字体: 】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永岸公考(www.chinagwy.org)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民歌’考点汇总”。

  一、古代民歌

  1、《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2、《陌上桑》

  《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诗。

  3、《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乐府诗,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4、《敕勒歌》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朝的乐府民歌。

  5、《木兰诗》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传唱的乐府民歌,后人把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二、近代时期民歌

  1、《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由刘烽作曲,杨巧首次领唱的陕甘民歌。

  2、《茉莉花》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由何仿改编自中国民歌《鲜花调》,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的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的结构,又能与西方的审美习惯相适应,因此其能够在西方世界传播。

  3、《小白菜》

  《小白菜》是一首流传在我国河北等地的民歌小调,它以非常优美的音乐素材和洗炼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天真的农村贫苦幼女的形象。

  4、《南泥湾》

  《南泥湾》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陕北民歌,让黄土高原这块土地家喻户晓,也让我们永远铭记南泥湾精神。

  5、《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是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

  6、《阿里郎》

  《阿里郎》是朝鲜族民歌,该歌曲包括对翻越“阿里郎山冈”的“郎”的真挚爱情,对抛下妻子翻越“阿里郎山冈”的“郎”的怨恨,以及对翻越“阿里郎山冈”后的美好未来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朝鲜族的内心世界。

  7、《桃花红杏花白》

  《桃花红杏花白》是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的代表曲目之一,这首歌曲中运用了山西左权本土方言,使整个曲调别有一番民族韵味。

  8、《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由王洛宾在青海创作的民歌,采用了汉族民歌中鲜见的欧洲七声音阶调式,既有哈萨克民歌的音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风格,自然和谐,生动流畅。

  9、《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是广东音乐的著名曲目,其风格轻快独特,描写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彰显了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格。早见于清代,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曾将此曲抄送大内演奏。

  10、《兰花花》

  《兰花花》是由周家洛采集、再创造而成的陕北民歌,以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兰花花。

  11、《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民歌,据说其原曲是一支古老的酒歌,一般用于宗教的仪式。

  12、《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一首流传在四川康定的民歌,改编自康定地区的民歌小调“溜溜调”,全曲简洁而丰富,乍听似无惊人的和声效果,但和弦的应用以及和弦连接的精心处理,使伴奏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13、《浏阳河》

  湖南民歌《浏阳河》的创作可以追溯到1959年,阿尔巴尼亚艺术家代表团到湖南访问演出,提出联欢时唱一曲湖南民歌,并要求接待方报曲目,《双送粮》毋庸置疑成了首选。可是《双送粮》是剧目名,于是经过接待方再三斟酌,决定把《双送粮》中第三段第一句歌词“浏阳河”作为歌曲名,有人提议把第三段单独分出来唱也挺好听,于是乎,《浏阳河》开始被作为独立的歌曲传唱开来。

  14、《掀起你的盖头来》

  《掀起你的盖头来》属于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是王洛宾先生根据在甘肃河西走廊采集的维吾尔族民歌《亚里亚》改编而成的。

  15、《龙船调》

  《龙船调》最初被称为《种瓜调》,其原本是群众逢年过节,划彩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主要在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州利川市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

  16、《走西口》、《送情郎》

  《走西口》、《送情郎》是“信天游”的经典作品,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汉族民歌形式。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信天游”主要流行的地区是陕西。

  17、《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诞生于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

  18、《包楞调》

  《包楞调》是一种流行在山东成武的传统民歌。

  19、《槐花几时开》

  《槐花几时开》是四川民歌中的经典之作,它实际上是宜宾地区的一首传统山歌,形成年代久远。

  20、《巴山酒歌》

  《巴山酒歌》为陕南民歌。

  刷题巩固

  1、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下列选项中地区与民歌代表作对应正确的是(     )。

  ①山东——《沂蒙山小调》《包楞调》

  ②四川——《康定情歌》《槐花几时开》

  ③陕西——《巴山酒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④江苏——《茉莉花》《小白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①项正确,《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诞生于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包楞调是一种流行在山东成武的传统民歌。1962年10月,成武县文化馆干部魏传经在田集镇小程楼村采访民间歌手周金英时,收集并记录了歌词,后由成武县第一中学教师孙啸天谱曲。

  ②项正确,《康定情歌》(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是一首流传在四川康定的民歌,改编自康定地区的民歌小调"溜溜调"。《槐花几时开》是四川民歌中的经典之作,它实际上是宜宾地区的一首传统山歌,形成年代久远。

  ③项正确,《巴山酒歌》为陕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由刘烽作曲,杨巧首次领唱的陕甘民歌,于1971年12月25日发行。

  ④项错误,《茉莉花》为江苏民歌,1982年,《茉莉花》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各国人民推荐的优秀歌曲之一。《小白菜》是一首流传在我国河北等地的民歌小调,它以非常优美的音乐素材和洗炼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天真的农村贫苦幼女的形象。

  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