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常识资料  >> 常识其他   
常识其他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热岛效应和冷岛效应

http://www.chinagwy.org       2024-06-24 10:57      来源:永岸公考
【字体: 】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永岸公考(www.chinagwy.org)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热岛效应和冷岛效应”。

  一、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主要有城市热岛效应和青藏高原热岛效应两种。

  1.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由于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大气污染以及人工废热的排放等,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形成类似高温孤岛的现象。

  \

  2.青藏高原热岛效应

  青藏高原热岛效应指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抬升,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例如,贡嘎山南坡的垂直自然带和纬度相当的峨眉山相比丰富得多,许多树木的分布界线也高于峨眉山,就是这个原理。

  二、冷岛效应

  冷岛效应指指某一区域温度低于其周围区域及该区域所在地的平均温度的现象,主要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在夏季其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的现象,因此也称“绿洲冷岛效应”。

  这是由于戈壁沙漠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环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块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

  \

  绿洲上空的这种效应,抑制了植物的蒸腾和地面的蒸发,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也有利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绿洲节约水源、种草种树和发展农业。其次,夜间温度低,能够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质的消耗,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城市中的水域和绿地冷岛效应明显,被人们称为城市“蓝绿空间”冷岛效应。

  刷题巩固

  1.(单选)陆游的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中所反映的气候知识是(     )。

  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高原效应

  D.绿洲效应

  【答案】A。

  解析: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的是城市与郊

  外的温度差异,在陆游的时代,已经注意到城市比农村热的热岛效应现象。

  2.(单选)冷岛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B.不同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答案】B。

  解析:

  冷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干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块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