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争议易错题:将“幸福”传感器放在人体表面或植入人体,通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于11月30日进行笔试,2015年各省公务员考试也将在2015年年初陆续启动。在公务员招考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题往往存在答案争议,对考生来说往往容易做错。
【例题】(2014年国家行测真题·言语理解与表达)
将“幸福”传感器放在人体表面或植入人体,通过各项指标可测出人们每一刻的幸福指数。没有一个“幸福”传感器会是完美无缺的,而且也不需要。温度计被发明出来时也很不精确,但随着时间推移,温度计的设计日渐精致,现已是不可或缺的日用品。科学家们相信,“幸福”传感器也将遵循类似的进化进程,虽然它们在评估人们心理状态时总会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可穿戴传感器却已比衡量幸福的传统工具来得更为低调,更加易用。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任何“幸福”传感器都不可能完美无缺
B.“幸福”传感器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C.“幸福”传感器会向着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D.人类并不需要完美无缺的“幸福”传感器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由最后一句中的“也将”、“虽然”、“可”等体现观点倾向的关键词可知,文段强调的重点在最后一句,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得出观点,“幸福”传感器将遵循与“温度计”类似的进化进程,因其“更加易用”而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因此B项正确。A项,不是文段重点强调的内容。C项,文中以“温度计设计日渐精致”来说明“幸福”传感器也会遵循类似的进化进程,但“类似”一词说明这并非确定性实指,且该项也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D项看似与文段第二句一致,但原文的主体是“‘幸福’传感器”,D项的主体是“人类”,二者存在区别,且该项偏离了文段最后强调的重点,排除。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www.chinagwy.org/)微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