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半月谈》|第18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引擎”
编辑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资料《半月谈》。
协同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引擎”
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全速推进。作为科技研发资源丰富、创新创业探索领先的区域,北京以机制体制创新支撑三地发展;河北、天津以产业基础、交通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成果落户当地。一个具有世界级规模的创新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正快速形成。
对接:北京中关村“创业生态”津冀“结果”
从北京出发,高铁两小时,就到达了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记者在这儿见到了“创客”魏炳林。此前,魏炳林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一家公司。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后,他来到秦皇岛“二次创业”。
对于为什么来秦皇岛,魏炳林说:“这里与北京中关村的创业环境是一样的,同时可以换换生活环境。”记者了解到,秦皇岛的“e谷创想空间孵化器”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创客,主要原因就是这里有良好的创业环境。
魏炳林所说的创业环境的“一样”,是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所传导的创新创业生态,这让创业者在津冀也可以享受到与中关村创业大街一样的创业服务。
8月10日,“e谷创想空间孵化器”在秦皇岛正式启用,面积达3万平方米。这家孵化器来自北京中关村,是创新创业生态模式对接的企业主体。
孵化器运营方秦皇岛漫游世纪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关耀渠说,孵化器将按照北京中关村的孵化模式运营,为早期项目和初创企业提供开放办公、早期投资、产业链孵化等服务。“包括企业如果不知道怎么注册、怎么缴纳社保等,我们都会提供系统化的服务。”
关耀渠说,目前该大型孵化器项目已和21家企业签署了入孵协议,北京颐和兴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铭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恒天中信科技有限公司、秦皇岛快点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已经投入运营,近百名青年人投身创新创业大潮。
从北京搭乘城际高铁,几十分钟就可抵达天津。北京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在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高新区低碳产业基地的A3、A4两栋单体建筑里,总面积2.6万平方米的空间,是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发展的空间载体。这个载体与清华大学关系密切。
将中关村创新生态带到天津的主体,正是打造了“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运营商清控科创。
为了满足入园企业发展需求,清华大学清华控股旗下清控科创在华明高新区开发建设了科创慧谷(天津)园区,总占地面积16.9万平方米,规划建设面积48万平方米,由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企业加速器、总部经济功能区和品质商务功能区组成。
在清控科创董事长秦君看来,创业服务业正面临转型和升级,而京津冀协同创新无疑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北京中关村对接秦皇岛、天津的创新生态,只是北京、天津、河北加速推进协同创新的一个缩影,三地已实现了从“企业对接”“产业合作”到“创新创业生态延展”的转变。
共识:三地是协同创新共同体
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这一点无疑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担当。
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需要产业配套和企业的积极性,但三地在产业结构方面差异过大,导致协同创新充满挑战。协同创新被认为是对自身产业的颠覆、重构,更是利益重塑。因此,推动三地协同创新,首先就要打通理念上的藩篱,谋划共同体。
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孟涵说,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产业结构分析,北京进入了服务业为主的阶段,天津与河北第二产业仍然占比较大。“如果各自孤立发展,很难形成配合。”
一位科研人士对记者说,以一项生物医药的高精尖成果落地转化为例,成果确实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创新,但也要求转化地必须具有相应的科研实力、人才储备和良好的生物检测、基础实验室、配套制剂产业等配套能力,对转化地产业要求较高。“因为产业基础的原因,目前一些高精尖技术在区域内还不能实现快速承接。”
要突破产业结构的藩篱,必须对各自利益进行重塑,这挑战着三地的协同创新。
专家认为,要让科技创新成为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力,当务之急是在协同创新方面达成共识,即三地合作绝非简单的产业对接,而是要打造基于创新资源、产业优势和实际需求的创新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推进京津冀产业对接,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研产分离,不是寻求低成本发展空间,不是圈地,不是对单方有好处,而是共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共同探索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需要,是服务市场主体的需要。
“因此,中关村参与京津冀创新合作,不是简单地输出几个项目、几个人,也不是传统的共建产业园、招商,而是共同营造跨区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营造适合创新创业的环境。”郭洪说,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
同时,协同创新共同体也是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郭洪认为,区域合作就要着眼构建大区域一体化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世界级的创新型城市群。
破题:政产学研创新发力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正通过多层次创新机制构筑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在北京海淀区北清路,一个靠近百度、联想、华为等顶尖科技企业的区域,一座新型“研究院”在此挂牌,守望着科研突破、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最前沿。
2014年8月28日,在北京市科委和海淀区的推动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在永丰科技加速器三区5号楼正式挂牌。研究院吸引了北大、清华、中科大、北航、北理工、农大、中科院等13家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商飞、潍柴、美亚柏科等7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及高科技领军企业参与其中。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王茤祥说,研究院采用的是“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11个席位中,政府只占2个席位,项目判断、分析决策主要取决于行业专家、企业家和投资人士等。
同时,为了让各方推动成果转化更具责任意识,该机制设立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基金体系。一个总规模为10亿元的母基金,带动18个具体协同创新中心产生“子基金”,企业出资进入子基金。
“在这个领域的企业出资进入研究院下设的协同创新中心,他就要负责任地提需求、看项目、促转化,企业更有责任意识,避免了以往的流于表面、难以落地的情况。”王茤祥说,由此科研成果将得以精准、快速转化。
北京通过这种创新模式正带动辐射津冀地区,相当于为天津、河北企业在北京建设了自己的“研发中心”“智库”。
王茤祥说,研究院在津冀区域、南京、杭州、包头等多地建立了分院,初步形成了“北京及国外研发,地方成果转化,产权共享”的院地一体化发展格局。
近期,协同创新研究院又与河北保定市共建保定分院,签署国内芯片领域装备技术项目合作协议。据了解,一些政策将依托此平台展开,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顺畅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