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
背景链接
伴随着独生一代的成长,“责任感”一词被频频提及。然而,当代青少年责任感是高是低,情形是好是坏,人们的态度似乎截然相反。有人认为,现在的青年人有的因为压力大跳楼,有的因为失恋轻生,有的因为没有钱去抢劫,如果他们有一丝一毫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感,就不会滑向这样的深渊。相反,以地震灾害后和北京奥运会上、APEC会议上80后、90后青年的表现为例,青少年责任感又让人很有信心。如此分歧恰恰契合了当下中国青少年责任感状况的现实,无论从数据还是现象来看,都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局面。在给予肯定的同时,思索青少年责任感缺失在何处,是非常有意义的。
2015年5月,由人民政协报主办了“少年担当则中国强——中国梦与青少年责任感培养”座谈会,探索青少年责任感培养问题。
现状和问题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期,特殊的社会阶段所导致的各种变化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置于冲突与困惑的境地,社会责任感的稳定性差,知行不统一,仅仅停留在“外化”的阶段,还没有完成“由外而内”的转化,自我调控能力缺乏,不能自觉、主动地履行自觉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是一些青少年出现了“轻思想道德修养,重专业业务技能”、“轻组织纪律约束,重个人自由”、“轻情义重利益”的思想倾向,在现实生活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等。
二是在职业选择时往往崇尚自我设计,追求个人自由,抛弃公平竞争原则,拉关系、走后门,表现出极端的利己主义,呈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
三是在理想、道德和信念问题上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过分追求目标的功利化和短期效应,忽视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放弃了中华民族艰苦创业的传统美德,将理想和信念完全抛在了脑后,对祖国的富强、社会的繁荣、人民的安康漠不关心,见危不助、见难不帮,缺乏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社会理想模糊。
原因分析
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熏染。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人生阶段,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辨别是非能力差,不甚牢固,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阻碍了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顺利形成。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唤醒了人们的利益观念,使得人们盲目地追求物质利益,导致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于是被“利益”左右,过分地把经济领域中的“求利”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等引入了社会道德和人际关系等社会领域,在利益的驱使下将人格、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全置于不顾,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层面的负面效应显现出来。
二是家庭教育失误。人类早期接受教育都是来自于家庭,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我国在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上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差:一,由于现代家庭大多奉行独生子女政策,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的不对等抚养模式,出现了众多的“小太阳”和“小皇帝”,过分迁就溺爱孩子,忽略了孩子对家庭对长辈应有的责任意识教育;二,追求 “分数第一”,把读书作为升官发财的捷径,把升大学作为子女的唯一出路,至于其品行、个人素质、社会责任感等思想品德修养等方面的问题都忽略不计。
三是学校教育导向失当。为了在当今的学校中从在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都开设了法律、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的课程,目的就在于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但是学校教育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过分重视实用性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远大理想和人文精神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了现如今社会上部分毕业生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难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次,重视理论说教,轻视社会实践。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传统的书本教授、课堂讨论等基本形式,缺乏深入社会的直接体验。因此,学生无法从心底里真正对社会责任感形成理性认识。
对策措施
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整肃社会风气,清理思想毒瘤。全社会要尽力给青少年营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高尚人格形成的良好环境,在环境的熏陶下,使青少年的内心逐渐滋生出热爱与维护这个社会的责任感。
二是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作为家长首先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仅要关心子女的学业,照料其日常生活,更要注重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第二,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倾听子女,不要溺爱子女,生活中要让子女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帮助照料家中的老人和患病者,培养他们的爱心与责任感。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文明教育。学校要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育人全过程,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一是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入教育之中。二是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做到文理交融,多元并举。三是重视隐性教育,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