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用典(1)
习近平用语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资料必备素材,对于申论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在他的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既具有启迪的意义,也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今天公考通(www.chinagwy.org)为大家带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用典(之一)(转自求是网)。
编者按:用典生动深刻又恰到好处,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文章中的一大特色。深入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用典,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的深刻蕴意,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今天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专题到第四专题中的用典。
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见元代王冕《墨梅》。这句话的大意是,梅花并不以鲜艳的颜色吸引人、讨好人,博得人们的赞美,只愿散发缕缕清香充溢在天地之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这样引用:
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在中国多走走、多看看,继续关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见唐代吴兢《贞观政要·直谏》。这句话的大意是,提前做好准备,以防范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这样引用: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我们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3、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之势一矣。
见南宋吕中《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太祖皇帝》。这句话的大意是,政令执行如同身体驱使手臂,手臂驱使手指,指挥自如,没有困阻,这样一来全国上下便步调一致、行动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中这样引用:
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这样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之势一矣”。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
4、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
见北宋苏轼《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这句话的大意是,从根本着手进行治理,政令将会迅速得到执行;若只从细枝末节进行治理,即使经过很多年也难以有所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这样引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同政治问题相关联,都是因为党的政治建设没有抓紧、没有抓实。“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不从政治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见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下》。这句话的大意是,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也是为人民而设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这样引用: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在四川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这是11日,习近平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节列俄阿木家中,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火塘边,共谋精准脱贫之策。
6、日用而不觉。
见唐代吴仲舒《南风之薰赋》。这句话的大意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运用此“道”却茫然不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这样引用:
党内政治文化“日用而不觉”,潜移默化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态。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7、于安思危,于治忧乱。
见清代魏源《默觚·学篇七》。这句话的大意是,即使居于安乐的环境里,也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即使处在稳定的境况中,也要忧虑可能发生的动乱。
习近平总书记在《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这样引用: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
8、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见《周易·系辞下》。这句话的大意是,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
习近平总书记在《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这样引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告诫全党时刻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新形势下,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也有可能演变为政治风险。
9、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见南宋吕祖谦《东莱博议·葵丘之会》。这句话的大意是,天下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不强盛就会走向衰落;治理国家若不寻求发展进步,社会就会面临倒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这样引用:
古人讲,“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这些风险挑战,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际,有的来自经济社会领域,有的来自自然界。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10、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见《商君书·壹言》。这句话的大意是,凡是要建立一个国家,对于制度不能不认真考虑。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这样引用:
古人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
11、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
见魏晋时期傅玄《傅子·通志》。这句话的大意是,听一个人说话不如看他所做的事,看他做的事不如考察他在实践中的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这样引用:
“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二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2019年9月12日,习近平视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
1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见清代郑燮《竹石》。这句话的大意是,经过无数次磨难,岩竹变得愈发坚韧不拔,任凭狂风肆虐也毫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这样引用:
我反复讲,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我们在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一定要有定力、有主见,决不能自失主张、自乱阵脚。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3、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见西汉刘向《说苑·谈丛》。这句话的大意是,世间万物,只有保住根本才能生长;一切事情,只有符合道义才能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这样引用: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国家治理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
14、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见宋代苏轼《思治论》。这句话的大意是,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这样引用:
宋代苏轼在《思治论》中说:“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这次全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很多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