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试题中心  >> 河北   
河北

2024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http://www.chinagwy.org       2024-11-01 15:10      来源:永岸公考
【字体: 】              
  2024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在此发布。本套试卷来自考生回忆,由永岸公考整理。


 2024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河北B卷)(网友回忆版)
  
  材料一
  
  在B县东城街道裕民社区“爱上锅巴饭”的后厨,老曹忙活着给客人制作餐点,门店里络绎不绝的客人,让老曹没有休息时间,一年前还在外漂泊的他,如今已经是小店的老板;梅姐是裕民信合花园物业公司的一名员工,曾经在家待业的她如今通过应聘完成了从“家庭主妇”到“职场女性”的转变。
  
  “裕民社区是在县城‘南扩北升’基础上建起来的‘年轻’社区,属于易地搬迁社区,去年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实属不易,我们社区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在我们这个社区表现得尤为突出。”社区党支部张书记说,“我和这些搬迁群众一样,都是这个小区的新人,这里就业岗位不多,做好原住居民以及搬迁群众稳岗就业工作,就是我到任后要破解的首要难题。”
  
  就业岗位不多,那就想办法开拓新的岗位。为了实现就业岗位“开源”,裕民社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社区规划办全员出动拉项目、谈项目、筹资金,社区市场监督协管员成了“店小二”,负责协助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在社区内申请创业补贴、办理相关证照。“短短两年,我们社区就促成一个大型超市、一批商户的开业和发展,为居民提供了收银员、理货员等600余个工作岗位,我们还引进了1个公园、1个景观廊桥项目的建设和4个楼盘的开发,这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建筑类岗位300余个。”社区建设办翁主任说。此外,裕民社区还与辖区企业、商户签订《促进充分就业合作协议书》,双方共享求职招聘信息,鼓励企业、个体工商户为本社区群众优先就业、就近就业创造条件。
  
  叶女士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待业在家的她日常喜欢刷短视频。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一年前参加由社区组织的电商中高级培训班改变了她的生活,让她的日常爱好变成了谋生手段,从此打开了直播带货的大门。
  
  裕民社区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失业人员的就业砝码,让原本就业“单选题”变为了择业“多选题”。根据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社区主动联系县人社局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去年,我们依托县职业培训学校和电商中心,组织220名搬迁群众参加月嫂、烹饪、电商直播等培训,90%的群众都通过培训开创了自己就业的新路……”张书记信心满满地说,“这些培训都是免费的,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我们就是要让搬迁群众头脑灵起来、信心强起来、思想活起来!”
  
  夏大姐是裕民社区第四网格的网格长,定期做好片区劳动力的摸排登记和后期跟进服务是她的重要工作之一。无论春夏秋冬,夏大姐得空就去入户走访,平日里群众咨询电话不断,她还要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对社区的家庭劳动力状况、就业情况、搬迁群众的技能水平和培训意愿等情况做摸排,并将摸底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平日里她都会随身携带自制的“劳动力小册子”,随时翻看补充,还经常“点对点”推荐合适岗位,就业后一个月内还会回访,夏大姐说:“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需要耗费大量的心血。”
  
  “政策咨询、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托底安置”,裕民社区办公室的任务栏上赫然写着这些大字。在裕民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居民只需要“走进一扇门”,便可办好就业创业相关的事情。此外,针对就业困难人员,裕民社区还实施“一人一档”“一人一策”,重点解决帮扶问题。去年,58岁的老周找到夏大姐,想要找份工作,但他既无年龄优势又无技术特长。这样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在夏大姐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最终老周在社区里的一家公司当上了保安。“安置一人,稳定一家,和谐一片”,这是夏大姐在工作中的深切感受。
  
  如今的裕民社区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目前,我们社区就业率达到了97%,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了98%,认定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率达到了100%。”张书记兴奋地介绍说,“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过程中,老百姓找到了好工作,日子更有奔头;企业解决了用工需求,发展更有底气;社区收获了群众的肯定和沉甸甸的荣誉,大家做好工作也更有劲了。”
  
  材料二
  
  早年间,C县石桥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乡村经济体系。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既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又要搞好乡村产业,这是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做到两全很难。”石桥乡陈乡长说。为守护绿水青山蓝天、推进高质量发展,石桥乡积极谋求乡村产业转型。菱河沿岸,乡化肥厂果断关停,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采石场也悉数关闭。
  
  乡党委政府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各地的具体情况,调整发展方向,找寻新突破点,推动产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
  
  伴随着乡村产业的全面转型,石桥乡的柿子产业蓬勃发展。石桥乡的柿子产业带,满目葱茏,“金果子”销往40多个城市,还出口到了一些国家和地区。柿子漂洋过海送到消费者手中刚好能吃,可以实现吗?“乡里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我们也正在做相关试验,希望消费者收到柿子的时候,软度和甜度刚好可以直接吃。”果业公司的经理说。石桥乡立志把柿子打造成本地的地理标志品牌,既组织从业者走出去,在各地调研,又把农业专家请进来,教农民机械化、数字化种植,提高“金果子”含金量。种植环节,改品种、改树形;仓储环节,气调贮藏、智能控温;配送环节,轻量包装、冷链物流……处处洋溢着时代新风。如今,石桥乡柿子全年综合产值突破亿元,带动近两万人就业。
  
  “统一出售,更容易掌握市场定价主动权。去年和今年,我都种了三万斤的红枣,但今年收入比去年多了两万元。村里的红枣卖得越来越好,我们村民也越种越有信心。”红枣种植户老林欣喜地竖起大拇指说。
  
  组建“红枣团购群”,直播带货……石桥乡陈乡长和村委干部们为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忙得不亦乐乎。“小小红枣,全身是宝。”陈乡长说,“红枣可以鲜吃,也可以制干,还可以做成果汁、果酱、药材,围绕红枣我们正在不断延伸产业链,争取集成效益。”石桥乡的红枣干、红枣蜜等农产品正通过线上线下走向全国。
  
  今年,石桥乡还打造红枣园微度假产业基地,引入亲子采摘、乡村美食、研学参观等项目。“过去,群众在小农经济下单打独斗,自己种植红枣,自己挑到集市上就卖了,现在的产业链延伸,是大市场经济思维,我们要大胆尝试新的经营思路。”陈乡长说道。有思路就有出路,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石桥乡红枣专业合作社对接专业品牌运营团队,对红枣进行宣传推介。“我们红枣的品牌已经注册,美誉度、知名度都显著提升。”陈乡长说,“品牌化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也倒逼自身提升品质。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省的知名品牌。”
  
  在石桥乡的主导产业表单上,食品加工业排在首位,其中果醋酿造更是拉动当地发展的重头戏。为满足果醋公司扩产能的需求,经乡政府协调,将石桥乡化肥厂关停后闲置的70多亩工业用地划给果醋公司,300多名原化肥厂职工到果醋公司再就业。去年,果醋公司的酿造师老胡领了个稀奇差事——配合技术工程师,将传统酿造手艺转化成数据。计算机精准记录下胡师傅家几代相传的手艺,将其变成精密参数。如今,新建的智能化酿造车间里,工人只需轻点按钮,便可指挥一车间的智能设备忙起来。通过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转型,果醋公司的产能显著提升,实现了每年500吨的产量。“包装材料园正在建设中。”果醋公司张董事长说,过去包材企业散落在外地,吸引来本地后,果醋产业链延长开来,产值不断增加,“我们的果醋是绿色健康饮品,符合当今消费潮流。我们有信心围绕果醋,打造出现代化的食品产业集群。”
  
  “只要找准新路径,就能让乡村产业发展进入新赛道。通过深挖再造,我们完成了从种植、加工、销售到产业链延长的乡村经济体系全面转型。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持续发力,做大做精,实现乡村产业的全面振兴。”石桥乡陈乡长深有感触地说。
  
  材料三
  
  近年来,A县充分发挥养老机构资源优势和医疗机构医疗康复技术优势,坚持“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居家有约、失能有保”,积极探索“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农村养老新路径。以下是上级有关部门就这项工作进行调研座谈时,部分干部群众的发言摘要:
  
  某乡镇中心卫生院周院长:我们卫生院有60张床位,过去长期使用率不足60%。三年前,一位老人看病后由于家中无人照料,提出继续住院接受护理的意愿。我们一摸底,发现全镇约有14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但以前卫生院没有养老服务功能,附近的养老机构、幸福院里也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无法满足这些老人的入住需求。正好赶上县里出台“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政策,我们就把50张床位申请用于医养结合。随着老人入住,现在床位使用率升至100%。增加医养结合床位,可谓“一举多得”。
  
  市卫健委老龄健康与医养结合科费科长:目前,老年人大多数都是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了“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对于居家养老群众,我们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管理服务。其中,对居家行动不便的农村老人实行“一键呼叫”服务,即在老人手机上设置快捷键,可一键拨通家庭医生电话;对部分慢性病老年人实行家庭病床服务,并把部分服务费用列入医保报销范围,目前有400多人次享受了这项服务。同时,我们还定期为居家老人提供血压检查、心电图监测等上门服务,极大缓解了居家养老的就医负担。
  
  某医养服务公司护理员老赵:昨天我们跟着签约医生一起去了86岁的张奶奶家。8年前,张奶奶因脑卒中导致瘫痪在床。她家孩子都在外地工作,身边只有老伴陪伴。我们公司根据她的实际情况,由专业康复师和医生量身制定护理计划。目前,老人处于康复阶段,我们每两天就上门一次给她做康复护理。像她这种情况,平均每天需要90元护理费,但长护险可以报销54元,个人仅负担36元,这个费用大家基本都能负担得起。
  
  县卫健局白局长:长期以来,医不能养、养不能医是基层的共性难题,养老、看病两头跑,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无形中束缚了大家的手脚。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充实完善医养结合、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及老年健康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推动形成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服务框架,探索出一条医养结合的新路径。现在,全县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设了老年医学科,7家乡镇卫生院增加了养老服务职能,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乡村养老机构提供服务。同时,大力推进“两个机构、一门服务”养老机构建设,在乡村养老机构、幸福院中增设卫生室和护理站,派驻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全力保障群众基本健康需求。
  
  某村养老院刘院长:村里原来的养老院地方小、条件差,没有医疗条件,距离村卫生室也不近。前年,按照县里明确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群众自愿、市场运作原则,我们把村养老院和卫生室重建在一起。按照县里《“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机构养老试行办法》,我们拿到了每张床位1500元的建设补贴,以后还可以按入住人数拿到每人每年600元的运营补贴。现在,村卫生室的5名医护人员不但负责给全村百姓看病,还负责对养老院的老人进行专业护理、医疗保健。其他工作人员也都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医养技能培训。同时,我们还与县医院建立医联体,定期聘请专家来给老年人会诊。入住的老年人突发疾病或大病时也可第一时间得到医院专业救治。现如今,在养老院看病,能用新农合报销,村里很多老人都申请搬进来!
  
  村民老张:过去因为父母都瘫痪在床,我只能辞去工作照顾老人。村干部知道我家的情况后,帮助我们申请了长期护理险鉴定,还帮忙联系让二老住进了县医院“长护险”医护专区。在这里,一天三顿有人把饭菜端到跟前,护理人员定时给擦脸洗手、打扫卫生,照料起来比我们做儿女的还细心周到,两位老人身体状况好了很多。我母亲原来还患有两块褥疮,经过两个多月的专业看护,她的褥疮没了。一旦老人病情有变化,随时有专业的医生护士处理。现在国家的政策好,我们的医疗专护费用能报销65%,每人每月支付1200元左右就行,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我也能安心出去工作了。
  
  市医保中心史主任:市里已连续3年把“长护险全覆盖”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由各县具体抓落实。它综合考虑个人、医保基金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建立“全民缴费+财政补贴+医保统筹基金+福彩公益金补助+社会捐助”五方共担的资金筹措机制,确保资金筹集稳定,有效降低了群众负担。例如城乡居民护理险个人、财政、福彩基金和医保基金统筹额度分别为3元、3元、4元和40元。
  
  材料四
  
  兴旺区是K市最早向城市化过渡的地区之一,辖区内老旧小区很多,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区里的重点项目。违章现象整治、道路修复铺装、水电管网改造……改造后的小区居住环境明显提升,但仍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难题。
  
  东瑞园小区是兴旺区首批完成改造升级的小区之一,但家住该小区的王阿姨却被管道漏水问题困扰了数月。“这是共用管道,应该由物业来维修。可是我跟物业反映了两个月,至今还没有安排人来修。”王阿姨说,“每次他们都说知道了,但就是没见人来修过。”对于物业公司的不作为,同一小区的住户老赵表示已经司空见惯了。据他介绍,虽然小区门口设有升降杆,但平时并不启用。一些外来车辆进入小区,挤占了小区的车位,使得小区内部车辆经常“无处落脚”。还有一些业主为了自己停车方便,使用各种方法占车位:有用电动车、自行车或三轮车占位的,还有安装地锁的。他多次向物业反映这些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这个小区以前是没有物业的,去年小区改造后我们才进驻,但物业费收取却非常费力。有些业主认为物业就是看个门、扫扫地,还有些业主认为只要不收费用,怎么管理都无所谓。”东瑞园小区物业公司张经理无奈地说,“老旧小区本来就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容易出问题,平时需要维修花钱的地方有很多,即使全额收齐物业费也不一定能保持运转,更别提盈利了,这样‘入不敷出’,也挫伤了我们提高服务品质的积极性。”
  
  “大部分老旧住宅小区未归集房屋维修基金,这样就没有后期公共维护保养的钱了。按照规定,维修基金降至总量的30%就应该续筹,但许多业主认为,买房时已交了钱,后续不愿再交。一些房屋经多次转手后,新业主也不愿意交费。”社区工作人员小刘说,“《物业管理条例》只对新开发楼盘进行规定,没有涉及既有住宅和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我们希望市里可以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出台一些政策,填补公共维修资金缺口。”
  
  迎泽公寓小区有20多年了,去年年底刚刚完成改造,但大部分居民对拆除防护网一事意见很大。“我不同意拆防护网,太不安全了。”住户陈女士说,有的住户担心拆了防护网之后孩子不安全,就把窗户钉死了,有的住户防护网上面还有雨棚,拆了后雨就飘到屋里;而她当时装的防护网质量比较好,花了七八千元,好好的拆掉很可惜。“当时我们业主代表到居委会,讲了防护网拆除后的安全隐患。提出如果一定要拆,要统一替换成隐形防护网。但是最终没有让我们如愿,拆是拆了,却没有再装。”陈女士指着楼上的几户窗户说,“你看,楼上几户有小孩的,又都重新装上了,这外观不是又破坏了吗?”
  
  社区工作人员小刘介绍,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住建局是业主单位,小区是受益对象,社区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监督,但力度有限,面对居民意见只能做“传声筒”,这也导致一些施工项目在实际操作环节与居民期待存在差距,为后续治理埋下隐患。
  
  兴旺区旧改资金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一年能争取到的专项资金约1.2亿元,但需要改造的老旧小区项目超过140个,平均到每个小区只有80万元,每栋楼不足10万元,旧改项目的利润对施工单位来说是“聊胜于无”。由于资金来源单一、投入缺少机制保障,不少地方只能将资金主要用于老旧小区水电气热、楼梯楼体等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安全的基础类改造。物业管理、绿化停车、托老托幼等完善类、提升类改造则难以兼顾,整体居住品质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不少老旧小区地处城市核心地段、文化底蕴厚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可挖掘闲置房屋再利用、有偿服务等‘造血点’,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兴旺区住建局干部小王介绍,“去年我们把建融家园这个老旧小区改造成高品质长租公寓后,很快被抢租一空;正街社区挖掘街区历史底蕴,打造‘超级1号街’怀旧主题文创园,促进了文旅产业发展。”小王还介绍,停车场、临街门面和住房是旧改的重要“造血点”,但常常存在产权不一的问题,导致后期收益归属不清。“还需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健全‘造血’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运营。”
  
  “浪头会不断起伏,但浪潮永远向前。”兴旺区住建局李局长自信地说,“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虽然目前仍面临‘管不好’‘管理乱’‘管理难’等许多难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一颗为民初心,找准切入点,经过政府、居民和社会力量的不懈努力,老旧小区居住品质一定会得到根本改善,居住环境一定会明显提升。”
  
  问题一
  
  B县准备召开“社区充分就业经验交流会”,假如你是B县东城街道办一名工作人员,由你代表裕民社区在经验交流会上发言,请你根据“给定资料1”,拟写一份发言提纲。(25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逻辑清晰,语言准确;
  
  (2)不超过400字。
  
  问题二
  
  请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只要找准新路径,就能让乡村产业发展进入新赛道”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
  
  (1)分析透彻,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2)不超过300字。
  
  问题三
  
  请根据“给定资料3”,概括A县探索“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的具体做法。(20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表达准确,条理清晰;
  
  (2)不超过300字。
  
  问题四
  
  “给定资料4”提到:“浪头会不断起伏,但浪潮永远向前。”请你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对给定资料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不少于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