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试题中心  >> 其他真题   
其他真题

2009年河北省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本、硕类)真题及及解析

http://www.chinagwy.org       2012-06-26 16:48      来源:学宝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2009年河北省招录培养政法干警考试


《申论》(本、硕类)试卷及解析


  一、给定资料


  材料1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压力的增大以及城市安全问题的突显,可持续发展被提上日程,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之一——城市宜居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96年,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召开,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主题,建设宜居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共同理想。


  本次大会上,有专家提出,宜居城市连接了过去和未来,它尊重历史烙印,保护历史标记,尊重后代。宜居城市反对一切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强调要为后代保留完整的资源。宜居城市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能够满足当前居民在不减少后代资源容量的情况下的需要。宜居城市内部的社会和物质元素必须协调一致,共同为福利、社区和社区中人的进步做出贡献。


  材料2


  2005年1月,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在文件中出现“宜居城市”的概念。2005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同志在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要求“把建设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此后,“宜居城市”成为中国新的城市理想。


  景观设计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认为,宜居城市是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居”不仅有“居住”的意思,还有“生活”的意思。因此,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是自然条件,这个城市要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安全的步行空间以及人们生活所需的充足的设施,二是人文条件,宜居城市应是人性化的城市、平民化的城市、充满人情味和文化的城市,让人有一种归属感,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这个城市就是自己的家。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叶立梅说:“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宜居城市不仅是一个设施建设问题,还是一个如何协调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和需求的公共政策的制定问题。通过投资建设和调整资源配置,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使城市能够适宜不同群体居住,使城市更加和谐。因此,一个宜居城市要有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要以人为本,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张文忠研究员认为,“宜居城市”是居民对城市的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与居民的个人属性,即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和教育程序等密切相关。因此,对“宜居城市”的评价和宜居建设的重点要充分考虑居民的评价,而不能单纯出自政府的主观意愿。


  材料3


  2007年5月30日,《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下称《标准》)通过建设部的验收并正式发布。《标准》中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六大方面: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根据得分情况,宜居城市将分为三类:宜居城市、较宜居城市、宜居预警城市。《标准》出台之后,引发人们的争论和热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宝军是国内最早提出“宜居城市”概念的学者,他认为“宜居”是一个动态的、内涵不断丰富的概念。如果给宜居城市设定硬性标准,很可能造成一哄而上,争相攀比,极容易导致“千城一面”。而且,各城市会不顾自身条件,提高城市建设标准,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即使要设定标准,也应设定具有动态开放性的标准。


  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认为,在中国现阶段,给宜居城市定标准是有积极意义的。正像“可持续”、“绿色建筑”等标准一样,它包含了一种美好的追求和良好的价值取向,会给社会一种积极的引导。


  “全年15℃至25℃气温天数超过180天的,加1分。全年灾害性气候天数超过36天的,倒扣2分。连气候环境这标准都想到了,真够复杂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很头疼。《标准》总体来看比较全面,但问题也在于太全面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


  “‘宜居城市’到底谁说了算?假如依据专家制定的评价标准,某市评上了‘宜居城市’,而市民却不认为可怎么办?”一位名叫“研究思考”的网友在网上留言说。


  材料4


  宜居包含并超越了安居概念,它包括公众对于居住空间、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评价,其宗旨在于居住地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那么,百姓眼中的宜居城市是什么?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第一财经年度合作编制发布的《零点宜居指数——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8年度报告》指出:2008年市民给中国城市的总体宜居水平打了61.4分,比2007年略有降低;市民对个体居住空间、社区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满意度都比较低,其中社区空间满意度最低。


  社区空间满意度低主要表现为:社区管理水平低,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业管理和业委会服务的满意度都非常低;配套设施不齐,社区中的配套设施,如社区医疗、社区体育设施和停车服务与及格水平均存在较大差距。


  交通不畅是影响公共空间满意度的重要方面。在公共空间的各项指标上,城市规划的满意度“异军突起”,成为公众最满意的方面。但美中不足的是,城市交通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目前城市交通问题主要体现为交通畅通性不足。


  贯彻生态人居要求,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统一,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应有之意。生态宜居模式是未来宜居城市的发展方向。2008年,公众对城市生态多项指标的满意度较2007年略有增长,但是整体满意度仍然较低,仅有65.3分,其中大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更低,仅为63.3分,低于平均水平。噪音、眩光、污浊空气、污水、固体垃圾是公众对城市生态不满意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市民对噪音的满意度较2007年降低了近15个百分点,成为市民对生态环境抱怨的焦点。


  从收入阶层来看,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在个人居住空间、小区生活环境,还是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富人生活空间的宜居性都相对较高。尤其是在居住空间和社区空间上,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其满意度差异更为显著。城市在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宜居满意度上还有很大的距离。


  此外,大城市的“小”毛病也影响到城市宜居性。市民是建设宜居城市的主体,市民的文明意识与道德水平是提升城市魅力的发动机。调查显示,目前城市中各种不文明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城市“小”毛病铺天盖地席卷各大城市。其中“乱贴小广告”现象的发生率在本次调查所列举的7项不文明现象中位列第一。这些“城市牛皮癣”从电线杆到公共汽车站牌,从街道灯箱、电话亭到市民的家门,无处不在,令居民深恶痛绝,成为各城市难以根治的顽疾。调查结果还显示,各种不文明现象在大城市的发生率普遍高于中小城市。武汉、北京、天津、广州等大城市更是不文明现象的高发区。这是大城市高流动性、高匿名性带来的非理性后果。


  材料5


  宜居城市建设实践较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它不是一种运动或城市发展新阶段的标志,而是城市发展水平进入高质量阶段的一种必然。怎样才能打造宜居的城市?2008年举行的“宜居国际高峰论坛”上,专家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法国著名建筑师夏邦杰:2008年,法国政府决定减少公路建设,增加快线火车和公共交通的设置,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建筑的节能标准和汽车的废气排放等作出了很多强硬的规定。在城市建设上,过去我们也追求过高楼和大面积绿化,但现在又回归到注重邻里关系的传统。巴黎塞纳河左岸建了一个新的开放式街坊,就是融合了传统城区的人气和当代都市的舒适。在那里,不同高度和不同功能的建筑,巧妙穿插组合成空间,在老城中塑造新城,在新城中融合老城,从而呈现一种丰富的城市关系。


  德国马尔堡大学经济法教授汉斯·赫尔曼:这些年,中国的一些大城市,相继建了环境非常优美的卫星城,有的新城为此搬种了很多20年以上的大树。我想问的是,像搬迁大树这样的情况,其高昂的费用由谁来支付?塑造的美好环境又由谁来享受?是不是所有居住者的诉求都得到了尊重?宜居城市的蓝图非常美妙,但我认为和当地居民一起建造也非常重要。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个多方合作社?比如,注重生态的环保组织、重视产业保值增值的房地产商都能囊括其中,每个参与者的个人利益都成为一种推动力。


  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建设宜居城市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机遇。比如,对北外滩进行改造,把外滩的滨水空间还给老百姓;崇明东滩兴建节能建筑群,使其成为生态建筑的范例;正在加速建设的轨道交通,也将给城市的运作状态带来根本的变化……上海还应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旧厂房和老房子,使文化在这个城市得以传承。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宜居城市”课题组组长罗亚蒙: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我首先反对排名,因为组成要素太复杂了。第二,反对利用政府的权力推动宜居城市建设,这样弄不好就会成为形象工程,主要还是依靠当地居民意识的觉醒。第三,就是开发商也应该而且能够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起作用,而不是光靠政府的力量。


  材料6


  进入新世纪以来,“宜居城市”的建设席卷中国的大小城市。从皇城根儿到西北边陲,全中国600多个城市中,有100多个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口号,“宜居城市”在城市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2010年将于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为上海提供了一个发展宜居城市的有利契机。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上海在城市规划方案中,从“平、缓、特”的交通规划、强调“正生态和快乐生态”的生态系统规划、“叠合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到完善的安全体系规划以及信息交流规划等,都力图向全世界展现一个高水准的城市生活环境。


  杭州以“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为目标建设宜居城市,树立“住在杭州”品牌,营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2001年,杭州市被评为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一。在城市建设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已经深入到杭州警方的各个领域,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安全警示标志图文并茂,在杭州城内的各个角落均可看见,日复一日向居民灌输着安全防范意识;社区警务状况推行良好,以社区警察、协警、保安、治安志愿者为主体的群防治队伍共同营造“治安天堂”。


  2010年,大连市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500佳城市”。大连在宜居城市建设中注重对历史遗存的保留,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大连的城市文化形象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欧式海滨城市基本景观:中山广场的环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广场中心的小品是巴洛克式喷泉与西洋古典雕塑,在广场和主要街道上保留有大量拜占庭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巴洛克式的各种公共建筑物,体现出浓郁的欧式传统氛围。在大连市区的其他地方仍保留有大量欧洲风格、日本风格的住宅别墅。这些都构成了大连城市建筑的个性和特色。大连市政府在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城市的个性特色,发挥大连自然环境的优势,整理大连建筑的历史遗留,从中吸取、借鉴、提炼、利用有价值的部分、运用到新建筑的设计中去,有效地保持了大连的传统地域文化风格。这对于城市文脉的延续,市民城市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建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庆市在建设“宜居重庆”中提出,要做到“四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对主城、区县城和集镇村庄要全面推进,对农村要给予更多的支持;二是统筹贫富,要特别关注中低收入群众的居住需求,让广大老百姓都有房子住,而且质量较好,还要能买得起;三是统筹内外,既要为本市居发提供住房,还要让外来科技、经商、务工人员有房可住,因为重庆是个开放的城市;四是统筹老少,因为重庆的老龄人口在4个直辖市中最多,一定要让老年人尽早享受到“宜居重庆“的成果。建设宜居重庆,就是要在的现在基础上,按照小康标准,力争在住房品质、房屋配套、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四个方面得到大的提升。


  材料7


  在“中英城市复兴高层论坛”上,与会的中国规划界专家及学者所发表的演讲,围绕的主题只有一个: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展。


  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薛涌指出:一个城市不能失去历史的记忆。是文化而不是工业已经成为城市复兴的动力。“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城市由产业中心转化为文化中心。可惜,工业化进程摧毁了不少城市的文化特征,成为后工业时代城市复兴的障碍。中国作为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后进国家,应该有更多的‘后知之明’,为未来的发展多想一步。更重要的是,目前的城市开发推倒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如北京的四合院、苏州的民宅等等。而这些正是以后从工业城市向服务业城市过渡的文化本钱。”


  哈尔滨市规划局局长俞滨洋认为,要按照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挖掘历史遗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设想,探索历史遗产利用的新的经济模式;维护保护区的整体空间尺度与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鼓励进行地上的适度开发,创造城市复兴的活力。


  海默的《中国城市批判》被称作“来自中国民间最尖锐的声音”。“中国迅猛的城市化建设使1949年以前数十年的战争和入侵以及后来文化大革命幸存的一点古迹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中国城市的‘特色危机’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时候了,每个城市的特色正在消失,‘千城一面’的景象正在成为我们的视觉灾难。”


  时下美国城市规划界兴起的“新都市主义”运动认为历史文化保护对增进社会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低租金的老建筑是城市多样性的孵化器;提出应建设宜人的适合步行的街区,唤醒人们对街道生活的感觉。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城市归还给最为常态的人。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历史文化保护对增进社会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华民族需要凝聚力,而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形成社会和民族认同中具有非凡的价值。历史文化遗产还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而这些文化遗产不只包括大型宫殿、庙宇和皇家园林,还包括大片的普通民居。很多西方游客来北京喜欢逛胡同,说明了胡同的旅游价值所在。


  很多来到北京的外国人认为,北京正在进行一场“文化的自杀”。一位法国记者感叹:“据英文版《中国日报》报道,老城的百分之三十二已经被‘改造’,百分之九十九的胡同将被楼群取代。一座杰出的古都变成了一个凄凉的巨型郊区,贪得无厌的开发商们正在像摆葱头一样密密地排列着他们的塔楼。北京正在变成一座极其阴沉且俗平的国际都市。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场文化的自杀,把自己伟大的文化变为平庸。”


  材料8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宜居城市”课题组组长罗亚蒙指出,“近些年,一些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太快,太盲目,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宜居社区的建设。我们主张以社区为核心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宜居程度。许多城市的广场、公园建得很漂亮,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却不尽人意,存在住房面积狭小、上班上学不方便、缺乏文化体育设施等问题。”


  材料9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了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在城市。”然而,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人际关系也越来越疏离,在现实中,日益严重的“围城”现象,使得人们被隔绝在单元住宅内而失去了与外界的人际关系。而且往往越是高级社区,居民交往越是隔绝,社区凝聚力越低,难以形成现代社区情感与共同精神家园。央视曾以《中国人邻里关系调查》为主题,对中国15个大城市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4%的人与邻里几乎完全不认识。而和邻里不熟悉的原因中,想熟悉(没有机会或不好意识主动)的占到55%。当纠纷、暴力、悲剧不断上演。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对“躲进小楼成一统”,邻里之间“对门不相识”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感到不满。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建设“宜居城市,宜居社区”的工作中,宁波创建了邻里守望制度,倡导每个居民把邻居家的事当做自家的事,彼此关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邻里守望制度不仅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感情沟通,更能相互关照,清除治安隐患,及时发现和阻止类似盗窃、抢劫等不法行为,从而大大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早在19世纪初,警察鼻祖罗伯特·比尔就提出了“公众既是警察,警察既是公众”的观点。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善治之道,推进政府与民众的合作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维护社会治安,创建安全社会的进程中,有必要通过邻里守望制度等创新形式,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治安管理工作中来,使每一个社会有更多双警惕的眼睛。进而把社区治安隐患消弭于无形之中。


  二、作答要求


  (一)判断下列对“宜居城市”的理解与给定材料是否一致,并阐明理由。(20分)


  要求:紧扣材料,观点鲜明,判断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450字。


  A.宜居城市最主要的内涵就是能够满足当前居民不同方面和层次的需求。


  B.只要自然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备,居民生活方便就可以称之为宜居城市。


  C.建设“宜居城市”,必须要加强引导,通过制定全面详细的硬件标准来规范宜居城市的评比和建设。


  D.宜居城市建设主要是政府的任务,因此,政府理应成为宜居城市的评价主体。


  (二)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我国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紧扣材料,全面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就怎样建设宜居城市提出你的建议,以供领导决策时参考。(20分)


  要求:紧扣材料,针对性强,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四)根据给定资料,以“城市与人”为主题,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切合题意,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分析具体,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字以上。


  三、作答思路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下列对“宜居城市”的理解与给定材料是否一致,并阐明理由。(20分)


  要求:紧扣材料,观点鲜明,判断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450字。


  A.宜居城市最主要的内涵就是能够满足当前居民不同方面和层次的需求。


  B.只要自然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备,居民生活方便就可以称之为宜居城市。


  C.建设“宜居城市”,必须要加强引导,通过制定全面详细的硬件标准来规范宜居城市的评比和建设。


  D.宜居城市建设主要是政府的任务,因此,政府理应成为宜居城市的评价主体。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属于判断分析题型。本题要求判断题目各项与材料中“宜居城市”的概念内涵是否一致,由此可知,本题首先要找出材料中关于“宜居城市”这一的概念内涵的要点,再与题目作比较。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关于“宜居城市”这一概念的要点主要集中在材料1—3中。材料1第一段概括了“宜居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过程,“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有借鉴意义。第二段指出了“宜居城市”的两点内涵:第一,重视后代享受资源的权利;第二,社会、物质协调一致。材料2概括了“宜居城市”在我国的提出过程,于解题意义不大。第二段指出了一个内涵,即“宜居城市”应同时具备自然和人文两个条件。第三段指出一个内涵“以人为本”,要求协调兼顾不同群体需求。第四段指出要充分考虑居民评价,不能单纯考虑政府意愿。材料3是对政府出台宜居城市评价标准的争议,第二段支持动态开放性的标准,反对硬性标准。第三段是支持意见。第四段反映了目前的标准过于“全面”,缺乏可操作性。第五段指出了政府标准和居民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根据题目找要点可以发现,A项与材料1第二段相对应,其“满足当代居民”的观点与重视“后代”享受资源的权利的内涵不一致。B项只满足居民物质需求的观点,对应材料1第二点内涵和材料2第二段内涵,与社会、物质协调一致和“宜居城市”应同时具备自然和人文两个条件的内涵不一致。C项对应材料3的讨论,先指出其积极意义,对应第三段支持的意见,再指出其不足,对应材料3指出的问题。D项对应材料4最后一段和材料2第四段,政府主体的观点与“市民是建设宜居城市的主体”和要充分考虑居民评价,不能单纯考虑政府意愿的观点不一致。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题目对应的要点进行加工整合,形成答案。


  【参考答案】


  A“满足当前居民”的说法错误。“宜居城市”要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减少后代资源容量的前提下满足当代居民的需要,强调后代对资源的利用权利。


  B只要求物质因素的观点错误。“宜居城市”要求内部的社会和物质元素要协调一致,不仅应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硬件设施,还追求城市的人性化、平民化、人情味和文化,追求居民的归属感。


  C的理解不全面。确定硬性标准固然有其积极意义,可以引导社会确定一个良好的价值取向,但评价标准过于全面、详细,缺乏可操作性,同时硬性标准很难适应城市具体情况,缺乏对居民评价的考虑,有违“以人为本”的原则。


  D片面强调政府作用是错误的。市民的文明意识与道德意识对提升城市魅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市民才是建设宜居城市的主体。同时“宜居城市”更重要的是居民对城市的心理感受,其评价和建设应充分考虑居民的评价,而不能单纯出自政府的主观意愿。


  因此建设宜居城市应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备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条件,制定动态开放的评价标准,以市民为主体,充分考虑市民评价。


  (二)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我国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紧扣材料,全面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属于考查阅读能力的归纳概括题型。题目要求概括“我国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可知,本题需要对材料中反映不足和缺陷的要点进行提炼和加工。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阅读材料可知,答案要点主要集中在材料4和材料7。材料4第一、二、三段反映了一个大问题,即“市民对个体居住空间、社区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满意度都比较低”,其中,“社区空间”满意度低表现在“社区管理水平低”,“配套设施不齐”,出自材料4第二段;“公共空间”满意度低表现为“交通不畅”,材料4第三段首句即点出。第四段“公众对城市生态多项指标的满意度”整体较低,反映了第二个问题,城市生态环境恶劣,“噪音、眩光、污浊空气、污水、固体垃圾”是主要方面。第五段“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其满意度差异更为显著。城市在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宜居满意度上还有很大的距离。”反映了第三个问题,贫富居民的宜居性差异明显,低收入群体宜居满意度较低。第六段“城市中各种不文明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乱贴小广告”反映了第四个问题,城市不文明现象普遍,市民的文明意识与道德水平较低。材料7首段是关键,直接点出了中国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方面存在不足。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上面找出的要点进行加工、概括,并适当提出一定的建议对策,做到语言精练、答案全面即可。


  【参考答案】


  我国在宜居城市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居民对个体居住空间、社区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满意度较低。表现为社区管理水平低,配套设施不齐,交通问题突出。第二,城市生态环境恶劣,主要集中在噪音、眩光、污浊空气、污水、固体垃圾方面。第三,各收入阶层满意度差异显著,低收入群体宜居性相对较低。第四,以“乱贴小广告”为主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在城市中较为普遍,其中以大城市最为严重。第五,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较为严重,本民族特色建筑不断消失。因此,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应注意关注并提升公众的满意度,缩小贫富阶层满意度差距,提高市民文明意识与道德水平,注意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


  (三)根据给定资料,就怎样建设宜居城市提出你的建议,以供领导决策时参考。(20分)


  要求:紧扣材料,针对性强,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要求提出建议,是典型的对策题,需要提炼加工材料中关于对策的要点。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材料5、6、9是对策要点的集中出处。材料5第二段介绍了法国的成功经验,包括:第一,改进交通设施,解决交通不畅问题;第二,利用政策手段规定节能减排的标准;第三,注重邻里关系,丰富城市关系。第三段最后一个疑问提供了一个对策,即“成立一个多方合作社”。第四段提供的对策有改造居民生活环境、兴建生态建筑群、加速交通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旧建筑。第五段可以推测出的对策是提高居民建设宜居城市意识,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材料6第二段上海的经验是建立健全的城市规划体系。第三段杭州的成功经验提示要树立品牌意识,完善城市安全基础设施。第四段大连的成功经验提示,将自然环境优势和旧建筑特色运用到新建筑设计中。第五段重庆的“四个统筹”即是对策。材料9最后一段的“守望制度”即是注重邻里关系,提升居民归属感,维护社会治安的成功经验。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本题要求“针对性强”,可针对第二题的主要问题总结概括上述对策,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针对宜居城市建设问题,建议如下:一要树立品牌意识,确定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打造特色城市品牌。二要建立健全的城市规划体系,将城市交通规划、生态规划、空间规划、安全体系规划、信息交流规划等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从总体上对城市建设进行把握。三要将新城与旧城分开建设,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在保留历史文化遗迹的同时注入新的时代因素。四要改进交通设施,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改善交通不畅,配套设施不齐的状况。五要建立城市建设合作组织,将各企业、团体组织都纳入其中,使其个人利益与城市利益相联系,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城市建设。六要在居民中间加强建设宜居城市的宣传,提高居民道德水平、安全意识和邻里观念。


  (四)根据给定资料,以“城市与人”为主题,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切合题意,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分析具体,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字以上。


  【解题思路】


  自主命题作文题,要求以“城市与人”为主题,议论文应说明城市发展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材料中“宜居城市”的概念内涵,建设宜居城市中的主要问题,各种建设宜居城市的经验都可提供写作思路。如,可以论证说明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考虑居民的宜居性;政府部门应如何建设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对于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等。以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考虑居民的宜居性为例,可以先简要概括材料内容,即“宜居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建设新概念,然后引出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这一主题,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如何“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即要求以人为本,城市建设应以市民为主体,城市建设的规划、评价标准都应考虑人的因素,同时提出城市建设的对策。最后结尾与政府方针政策相联系,指出城市建设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的意义,如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等。


  【参考例文】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和谐家园


  近些年来,随着“宜居城市”概念的提出,城市的宜居性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焦点问题。同时,社区管理水平低、配套设施不齐、城市污染严重、不文明现象普遍、高中低收入阶层宜居性差异较大、历史文化遗产破坏严重等城市建设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已经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瓶颈制约,政府部门应当转变城市建设思路,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城市的和谐。


  以人为本要求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城市建设不仅是经济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满足城市各个群体的生活生产需求,要通过投资建设和调整资源配置,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兼顾不同阶层的需求,将城市建设成为适宜不同群体居住的和谐居所。这就要求,第一,在城市建设中兼顾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居住环境的提高,将城市交通规划、生态规划、空间规划、安全体系规划、信息交流规划等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建立健全的城市规划体系。第二,统筹贫富阶层、内外人员的不同需求,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外来人员的关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的经济适用房,同时为外来人员提供必要的住所,在满足不同群体住房需要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商业、务工人员的交流,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机会。第三,完善交通、安全、卫生、教育等各项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一个功能完善、舒适的居住环境。


  以人为本要求完善城市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公众意愿。第一,进一步完善城市评价体系。根据各城市具体情况,确定适应城市发展的各自不同的评价标准,打破城市统一评比制度,以宣传表扬代替评比,改变统一标准造成的“千城一面”现象,预防各城市因硬性标准和评比进行盲目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第二,城市评价应重点考虑公众感受。将公众评价作为城市评价的重要标准,定期对公众感受进行调查,公众满意度将决定城市建设的最终成效。同时要将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纳入政府领导干部考核范围,敦促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公众意愿。


  以人为本要求重视公众在城市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城市是由政府、企业、民间团体、市民等各种不同成分组成的,政府部门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份子,因此城市建设不能光靠政府力量,应联合城市中各种因素,共同推进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应建立城市建设合作组织,将城市各企业单位、团体组织纳入其中,使其利益与城市利益相挂钩,促进社会各界关注城市建设,主动承担建设城市的责任。第二,居民的文明意识与道德水平对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力量。因此,应以社区为单位,充分发挥居委会等民间基层组织的作用,在居民中间加大和谐社区建设的宣传,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增强居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鼓励邻里互助,丰富社区活动,促进同社区间居民的交流,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城市凝聚力。


  以人为本,构建人与城市的和谐,不仅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可以此为契机,转变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才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