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我国同其他国家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这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其成员包括中国和东盟十国,涵盖18.5亿人口和1400万平方公里。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ASEAN)的简称,有10个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其中,前6个国家加入东盟的时间比较早,是东盟的老成员,经济相对发达;后4个国家是东盟新成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双边贸易持续攀升。目前,东盟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是东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2000年11月,我国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设想,得到了东盟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2002年11月4日,我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并正式启动了自贸区建设的进程。
2004年1月1日,自贸区的先期成果——“早期收获计划”顺利实施,当年早期收获产品贸易额增长40%,超过全部产品进出口增长的平均水平。
2004年11月,双方签署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并于2005年7月开始相互实施全面降税。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达到20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9%。2008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1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双边贸易实现了稳健、持续的增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2007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已于当年7月顺利实施。目前,双方正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完成《投资协议》的谈判,确保在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双方业已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也对亚洲及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双刃剑
中国—东盟自贸区及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意味着中国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国际竞争,对部分尚未完全做好思想准备的中国企业势必带来压力和挑战。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标志着一个涵盖了18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巨大市场将步入零关税时代。这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启动,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提高双边居民的福利水平,并为中国企业发展创造难得的契机。首先,关税壁垒的消除,将带来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建更加便利的发展平台。商务部统计显示,随着自贸区的先期成果——“早期收获计划”和“货物贸易协议”实施以来,中国已从东盟第六大贸易伙伴上升为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2003年的782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2311亿美元,年均增长24.2%。东盟国家在消费品和机械设备方面生产成本较高,产能不足,为中国企业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原油、成品油、塑料原料、天然橡胶、铁矿砂和煤炭等能源型商品,又可缓解中国生产性原材料不足和能源缺口的困境。此外,自贸区建成后,还将促进中国与东盟农业技术合作和农产品(14.57,0.00,0.00%)贸易的发展。从今年起,中国与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6个东盟老成员国间,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目前的9.8%降至0.1%,上述东盟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而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4个东盟新成员则将在2015年对90%的中国产品实现零关税的目标。显然,这将极大扩展双边现有经贸交流的规模;其次,中国—东盟自贸区还将进一步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贸易和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国—东盟自贸区设想提出以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也纷纷展开与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谈判。随着“轴心-辐条”效应逐一显现,一个更为辽阔的东亚自由贸易圈或东亚经济共同体呼之欲出;最后,中国—东盟自贸区及双边贸易规模的扩展,还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但另一方面,中国—东盟自贸区及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意味着中国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国际竞争,对部分尚未完全做好思想准备的中国企业势必带来压力和挑战:一是如何应对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产品激烈竞争的问题。关税取消后,表面上看,中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进入东盟国家变得更为容易;但与此同时,日、韩等国企业也在大举进入东盟市场,“中国制造”在东盟市场上仍将接受残酷的质量比拼,中国企业能否最终站稳脚跟,完全取决于对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的重视;二是与在货物贸易上的优势相比,如何发掘中国在服务贸易上的优势。服务贸易,特别是高增值和高技术的现代服务贸易仍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软肋。
目前国内传统服务行业仍处于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发展阶段,拓展国际市场和应对外来竞争的能力较弱,主要还是靠旅游、运输的传统服务业打天下,高技术、高增值的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信息服务等项目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就企业规模来看,中国服务贸易企业普遍偏小,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相对落后。例如,中国客运服务企业国际航线较少、业务起步较晚;货物运输企业在运输成本、定价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国际知名货运企业存在较大差距;旅游企业在保持产品品质和宣传推广方面也远远落后于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同行。
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唯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含量,摆脱传统上依赖于汇率、出口退税等政府扶持的“等、靠、要”思想;同时,企业还应及早学习和适应贸易新规则,如积极申领货物原产地证书(FORM-E),以获得减免关税的最大优惠待遇。
中国—东盟自贸区由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由中国和东南亚10国的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及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组成。有分析人士强调,亚太国际格局会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进一步整合与调整。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2000年11月中国时任总理朱镕基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东盟国家作出了积极回应。根据协议,2010年1月1日自贸区全面正式启动。
中国和东盟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很高,全球经济变化对这一地区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该地区国家对此有共同认识,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与东盟采取了具体措施,在走过了消除疑虑—增进互信—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艰苦历程后,双方的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到2003年,东盟已成了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通过商务理事会、联合合作委员会、经贸联委会以及科技联委会构建了双方平行对话合作机制,自贸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根据2002年11月签署的《框架协议》,自贸区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货物贸易是核心内容,除少数产品外,其余全部产品关税和贸易限制措施逐步取消。自贸区启动后,根据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的规定,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之间90%以上的产品实现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已从9.8%降到0.1%,东盟6个老成员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到了0.6%。到2015年,中国与东盟4个新成员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也将达到同样的水平。此外,根据双方达成的《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双方的服务部门将进一步开放,投资环境也将大大改善,这些都为双方企业的市场准入提供了便利,并带来无限商机。
东盟经济共同体副秘书长孙德拉姆说,自贸区启动后,有些国家会付出些代价,但相信中国和东盟会实现互利共赢。据中方统计,今年1月至2月中国—东盟贸易额391.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66%,其中中方出口同比增长53%,进口增长80%。目前,双方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自贸区刚启动两个月的事实,就表明这是双赢的制度安排。
有业内人士指出,韩国—东盟自贸区将于2011年建成,日本—东盟自贸区要在2012年组建,以中国、日本、韩国与东盟10国为主体的“3+10”东亚经济共同体已经开始孕育,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必将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中国—东盟自贸区免税小提示
虽然自贸区已正式成立,但中国—东盟之间的关税尚未完全减让。目前只有90%的商品实行了零关税,而且仅限东盟老6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新东盟4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还要等到2015年。同时,一些二轨正常产品要等到2018年,敏感商品甚至会长期保留关税。
此外,海关专家提醒,若要享受到关税优惠,企业应先获得出口国指定的政府机构签发的FORME原产地证书,凭此向进境地海关申报享受特别优惠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