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信息  >> 公考资讯   
公考资讯

2015国考行测真题:十大难题难倒大批“英雄好汉”

http://www.chinagwy.org       2014-11-30 15:34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试题向来都会有一些很难的,让考生抓狂,甚至有考生形容自己在考场上见到这么难的题目当场“吐血”。那么究竟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真题中都有哪些难题呢?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www.chinagwy.org/)进行一下总结盘点。


  【第一题】下列哪种情形最可能实行一审终审?


  A.基层人民法院审理被告提出反诉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B.基层人民法院审理夫妻双方争夺子女抚养权的离婚案件


  C.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合同纠纷案件


  D.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权利义务明确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仅供参考。)


  【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和第一百六十二条的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制度。根据此规定,在四个选项中,D选项,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权利义务明确的租赁合同纠纷,符合此规定,因此最有可能实行一审终审的为D选项。


  【第二题】对下列诗词蕴含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A.蜡炬成灰泪始干-烃类的不完全燃烧


  B.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炸产生二氧化硫


  C.日照香炉生紫烟-多环芳香烃的升华


  D.烘炉照破夜沉沉-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仅供参考。)


  【答案】C


  【解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灰”是指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碳(黑色)和一些蜡烛中杂质燃烧后的产物,属于烃类的不完全燃烧。


  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爆竹主要成分为硫磺,硫磺具有着火温度低、燃速快等性质,因而使其容易点火,使得在生产过程中硫的使用量过大,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日照香炉生紫烟是物理变化,紫烟的产生只是香炉峰的水受热在液态和气态间的两态变化,并没产生新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烘炉照破夜沉沉,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煤炭燃烧生产二氧化碳。故本题选C。


  【第三题】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126;345 B123;456


  C.135;246 D146;235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仅供参考。)


  【解析】一笔画问题,选A,在本题中①②⑥两笔画,③④⑤一笔画。


  【第四题】今年联赛决赛的最后4支队伍是甲、乙、丙和丁,其中N和T分别为甲队和丁队的主教练,有人指出,甲队此前每次夺该桂冠的赛委都普战胜过T教练所在的球队;过去4年间,丁队在N教练的指导下,每隔一年都能夺得该项桂冠,而去年丁队没有夺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与上述表述相矛盾?


  A.T教练可能执教过丁队


  B.N教练去年曾执教丁队


  C.甲队曾4次夺得该项冠军


  D.丁队前年未获得该项冠军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仅供参考。)


  【解析】逻辑中分析推理,带入排除,选D。


  【第五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124;356 B134;256


  C146;235 D156;234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仅供参考。)


  【解析】空间中的直角三角形,选B【解析】①③④直角三角形,②⑥⑤锐角三角形。


  【第六题】数量关系中65.甲、乙、丙、丁四个人分别住在宾馆1211、1213、1215、1217和1219这五间相邻的客房中的四间里,而另外一间客房空着。已知甲和乙两人的客房中间隔了其他两间客房,乙和丙的客房号之和是四个人里任意二人的房号和中最大的,丁的客房与甲相邻且不与乙、丙相邻。则以下哪间客房可能是空着的?( )


  A.1213 B.12111 C.1219 D.1217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仅供参考。)


  【解析】代入排除验证即可,代入D项1217,若1217为空房,则甲和乙的房间可分别为1213、1219,此时丙、丁分别为1215和1211,满足要求。其余选项代入后均不满足要求。正确答案如下图所示:

\


  【第七题】如数量关系中的第70题,甲乙两名运动员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出发1分钟后乙同向出发,乙出发2分钟后第一次追上甲,又过了8分钟,乙第二次追上甲,此时乙比甲多跑了250米。问两人出发地相隔多少米?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仅供参考。)


  【解析】此题相当于甲跑了11分钟,乙跑了10分钟。根据路程差等于速度差乘以时间,可以知道,

\

  所以乙一共跑了50×10=500米,500米减去最初他们之间相差的250米,就是两人最初相隔的距离150米。这道题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就是不太好理解,但其宗旨还是基本公式的运用,属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这题是与最初甲跑的时间是无关的,关键求出乙和甲的速度差。


  【第八题】现要一块长25公里、宽8公里的长方形区域内设置哨塔,每个哨塔的监视半径为5公里,如果要求整个区域内的每个角落都能被监视到,则至少需要设置多少个哨塔?


  A.4 B.5 C.6 D.7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仅供参考。)


  【解析】几何构造类,如下图所示,每个圆形可覆盖一个宽为6厘米长方形。故共需5个圆形才能覆盖整个长方形。

\


  【第九题】在美国的电影院线,无论是重磅大片,还是低成本制作,票价都是相同的。这看上去并不符合“需求大小决定价格高低”的经济学理论。有研究人员指出,任何一家影院同时上映的所有电影票价均相同,这一现象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不仅电影如此,体育赛事和演出也都遵循这一规律。虽然在某些时候和某些地区,机动定价能够使电影公司和影院获得更高的收益,但对于影院来说,保持不同电影的票价相同仍然利大于弊。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


  A.美国电影行业确定票价的主要参考因素


  B.不同电影票价相同对影院更有利的原因


  C.体育赛事和演出等其他行业票价的形成规律


  D.电影制作成本和观众需求与影片定价的关系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仅供参考。)


  【解析】本题答案为B。根据主体法和逻辑关系法选B。


  【第十题】史书有太多芜杂的琐碎记载,把主线______得有些模糊不清。然而细节有细节的_____之处,因为虽然撰写史书的史官难免也受到某些思维导向的影响而有意无意地隐此扬彼,但所谓“细节之中有魔鬼”,某个历史人物的性格会在一些细节之中__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遮蔽 精妙 若隐若现


  B.隐藏 奇巧 跃然纸上


  C.衬托 精彩 昭然若揭


  D.叙述 可爱 露出马脚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仅供参考。)


  【解析】本题答案为A。本题前两空不易判断。突破点为第三空,从细节中发现魔鬼,说明人物在细节中是模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