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常识资料  >> 常识其他   
常识其他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新月派

http://www.chinagwy.org       2024-11-06 10:38      来源:永岸公考
【字体: 】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永岸公考(www.chinagwy.org)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新月派”。
  
  一、前期新月派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
  
  1、闻一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字友三,笔名一多,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闻一多被郭沫若叹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在悼念被国民党暗杀的李公朴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
  
  1946年,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代表作有《七子之歌》、《红烛》、《死水》等。
  
  2、徐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的创办者和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引自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
  
  二、后期新月派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1、胡适
  
  胡适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因为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文化革命之父”。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代表作《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文存》、《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胡适谈治学方法》等。
  
  其中,《文学改良刍议》是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文章,成为引爆文学革命的“导火索”。
  
  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作哲学”。
  
  2、梁实秋
  
  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景星学社社员,武学泰斗施承志弟子。
  
  主要成就,中国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一人。
  
  3、陈梦家
  
  陈梦家在三十年代的诗名很大,曾与闻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称为“新月诗派的四大诗人”。
  
  代表作品:《梦家诗集》、《不开花的春》、《铁马集》、《在前线》、《梦家诗存》。
  
  4、卞之琳
  
  荣获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品,鱼目集、汉园集、十年诗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断章等。
  
  刷题巩固
  
  1.(单选题)"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得名于1928年创刊的《新月》杂志。(       )是《新月》的创办者和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A.鲁迅
  
  B.沈从文
  
  C.闻一多
  
  D.徐志摩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新月派"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最初是以聚餐会的形式活动的新月社,主要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后,开辟《诗镌》专栏开始形成新月诗派。1926年秋,北伐战争进入高潮,新月社成员有的南下,有的出国,活动遂告终止。1927年春,原新月社骨干胡适、徐志摩、余上沅等在上海筹办新月书店,次年创办《新月》月刊,新月社重新开始活动。
  
  AB项错误,鲁迅和沈从文不是新月诗派成员。
  
  C项错误,闻一多虽然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但不是《新月》的创办者。
  
  D项正确,《新月》由徐志摩主编,依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而起,意在以"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20世纪20年代,一位诗人以悲愤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游子,盼望着他们早日回到祖国怀抱。这位诗人是_____。
  
  A.胡适
  
  B.徐志摩
  
  C.郭沫若
  
  D.闻一多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亡告,春怀祖国之哀忱",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全诗整体构架均齐、各节匀称、富于建筑美,韵律回旋起伏、一唱三叹、饶有深致。因此,ABC项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D。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